土木工程审计潜规则:为什么我们的结算总是”只审减不审增”?

审计的本质在于公平,为何在实际操作中却变了样?

在工程结算的领域中,施工方大多有过这样的经历:历经数月乃至数年的施工,精心编制结算书报送审计,等来的却是一次次大幅的“审减”,而那些被遗漏、少算的项目,却难以得到“审增”。这已然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。那么,这种“只审减不审增”的现象究竟源于何处?又是否合理呢?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这一困扰无数工程人的问题。

一、什么是“审减不审增”?

“审减不审增”指的是审计方在工程结算审计过程中,仅关注减少工程造价的部分,而对增加工程造价的部分不予关注,通常也不接受施工方提出的增补结算的做法。通俗来讲,就是在施工方已报送的工程结算里,对于遗漏的工程造价(如遗漏的设计变更、签证等),审计方只审核工程结算中多出的部分(审减),而对遗漏的工程造价却不给予调增(不审增)。

二、为什么会出现“只审减不审增”?

1. 审计方的角色定位与激励机制

审计单位的收入往往与审减额度挂钩,这使得其更倾向于“审减”,而非主动进行“审增”,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。许多审计机构的审计费用,直接或间接地以“审减金额”作为计费基数,即“审减效益费”。这种计费模式直接导致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过度追求审减,甚至不惜强行审减的情况屡见不鲜。审减金额越大,审计单位的收入就越高。而审增会直接冲抵掉“审减”的绝对金额,进而减少作为审计费基数的“审减效益”。这种机制从根本上排除了主动“审增”的可能性。

2. 各方的心理博弈

建设单位对审计单位缺乏信任,担心审计单位会与施工单位联手,借工程结算审计来糊弄自己;同时,建设单位巧用审减额来控制项目投资,审减越多,对建设单位而言越能节约成本。施工单位在编制结算时,常有高估工程量的习惯,以确保利润空间,这与审计方的审减心理预期不谋而合。在这种情况下,施工单位往往有意放大一些工程量,多报结算,这反而加剧了审计方的审减倾向。

3. 风险规避与责任归属心态

审计单位普遍存在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心理。施工单位未申报的漏报、少报项,常被视为“优惠”,审计单位若主动“给予”调增,则被认为是自找麻烦。一旦出现审增,审计单位可能会面临甲方的“猜疑”,怀疑其与施工单位“串通一气”。为避免这种风险,审计单位倾向于“不多事”。同时,审计单位认为施工单位的少报、错报、漏报,根本上是其自身的责任,审计单位没有义务为其调增款项。

三、实际案例中的“审减不审增”

在某项目工程结算完成后,发现存在卫生间防水清单漏报约 100 万元、钢筋工程量少报 150 吨等问题。但在审计过程中,审计人员仅进行审减而不审增,致使施工方面临重大损失。在一些官方审计结果中,也主要呈现审减情况。例如,益阳市审计局对外环路建设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,送审金额 50046.92 万元,审计后金额 48811.07 万元,审减 1235.85 万元,公告中未提及任何审增情况。

四、“只审减不审增”是否合法合规?

从法律法规角度来看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》规定,审计机关应对建设项目的总预算或概算的执行情况、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、单项工程结算、项目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监督。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(示范文本)》的相关规定也表明,建设工程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,双方权利义务应当对等。仅审减而不审增可能损害承包人的合法权益。然而,这种“只审减不审增”的做法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,更多是行业内部形成的一种惯例或潜规则。如果施工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工程结算审计采用“审减不审增”的做法,那么审计机构应该按照公平公正、实事求是的审计准则,该增则增、该减则减。

五、如何应对“只审减不审增”的困境?

1. 合同明确约定

在签订施工合同时,应明确约定审计原则,减少模糊地带。可以约定审计方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,该增则增、该减则减,避免后期产生争议。

2. 完善结算资料,加强沟通

施工方应确保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,避免漏项、少算。如发现遗漏,应通过正式渠道向建设方补充申报,取得签认后再报送审计方。

3. 提升专业能力

施工单位的造价人员应加强业务技能,实事求是地编制结算报价。同时,审计人员也应提升审计公正性与专业性,共同促进工程结算的公平高效。

4. 寻求法律途径

当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,可以合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。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,施工方有权要求审计方按照公平公正原则进行审计。

结语

工程审计的本质是对建设成果的精准衡量,理应回归“客观公正”的初衷。“只审减不审增”这一现象,是审计费用模式、责任界定不清、制度设计偏差等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的结果。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,我们期待一场变革:从制度源头改革费用计价模式,如采用固定费率或绩效结合制,明确各方权责,切断审减利益链对审计独立性的干扰,让审计真正成为保障工程投资合理性的有力工具,而非单方面的“砍价工具”。希望本文能为工程行业的同仁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,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。

(0)
土木笔记的头像土木笔记
上一篇 2025年11月4日 上午1:33
下一篇 1天前

相关推荐

  • 未检测到广联达加密锁处理方式

    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,广联达在电脑上插着,灯也亮着,但是电脑就是不识别,遇到这种情况,大家别慌,我给大家几种方法去排查问题。 在电脑上打开设备管理器,去找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,看这个是否有一个黄色感叹号; 如果带有,以下解决办法: 1、右击SenseShield Elite5 3.X 选择卸载设备 2、点击蓝色字体“按驱动程序查看设备” 3、右击oemXX.…

    2025年10月21日
    7611
  • 告别混淆:一份讲透管径标注DN、De、dn的工程准则

    规范是设计的语言,精准是工程的命脉。 在管道工程里,看似简单的 DN、De、dn 等字母符号,却足以在采购、施工和对接的每一个环节埋下隐患。一次误读就可能致使材料报废、工期延误,甚至引发整个系统运行故障。本文将全面厘清这些关键概念,并提供一套清晰明确的工程应用准则。 一、核心概念辨析:DN、De、dn、Φ、d 究竟指什么? 在深入探讨之前,我们首先要精准界定…

    2025年11月4日
    2800
  •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

    检测方法:针入度、软化点、延度(沥青三大指标)、马歇尔试验(稳定度/流值)、动稳定度(车辙试验)等; 实操技巧:仪器操作注意事项(如沥青旋转薄膜烘箱使用)、数据异常处理(如试件成型失败原因) 常见问题:检测结果偏差分析(如针入度值偏高/偏低)、标准更新对比(新旧版JTG E20差异) 工具/模板:检测报告模板、原始记录表、仪器校准记录等。

    2025年6月24日
    66500
  • 工程变更、签证、洽商、索赔傻傻分不清?一文帮你彻底搞懂!

    工程变更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工程变更就像是你点了一份麻辣烫,结果发现太辣了要换清汤。在工程建设中,这指的是对原设计图纸、施工方案或合同约定内容的修改。可能是甲方爸爸突然想改个造型,也可能是施工过程中发现原设计根本行不通。 变更可不是随便就能搞的!必须要有书面文件,经过设计、监理、施工各方确认。否则干完活才发现变更没走程序,那可就白干了。记住,任何口头变更都是耍…

    1天前
    2900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扫码关注
扫码关注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